蒙城县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蒙城县科技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622003178760T/202405-00002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蒙城县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提案答复】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5-13 发布日期: 2024-05-13
索引号: 11341622003178760T/202405-00002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蒙城县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提案答复】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5-13
发布日期: 2024-05-13
【提案答复】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5-13 09:09 信息来源:蒙城县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徐宏伟、扬子、张侠光委员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第11号《关于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设农业强县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整合有效资源,完善服务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需求充分对接,促进科技创新链与农业产业链有机融合,不断推深做实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目前,我县共有各级科技特派员467名(其中,肉牛领域科技特派员27名;粮食领域科技特派员85人),实现全县268个行政村(农村社区)科技特派员1对1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京徽蒙、精益诚);各产业科技特派团6个(粮食作物领域1个:蒙城—安徽农业大学粮食作物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人),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团2个(肉牛育种、养殖领域1个:安徽科技学院“蒙城县肉牛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人);省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3个(肉牛深加工领域1个:安徽省东升食品有限公司“亳州市肉牛产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6个,乡镇稳定帮扶点16个,村级科技服务点268个。

一是强化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充分发挥“三区”科技人才项目、科技特派团项目柔性人才引进实效,组建蒙城—安农大粮食产业科技特派团1个,引进马庆、李金才等12名专家教授来蒙开展粮食作物研究、指导。推荐蒙城县张圩村黄牛农业发展振兴家庭农场负责人孟浩、蒙城县润安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淮南、金桥农业尤利、黄牛小镇王涛等4人参加“三区”人才培训。

二是加快粮食作物育种和成果转化。及时兑现县级科技创新政策,兑现金桥农业和丰硕种业选育新品种“新玉588号”、“金桥8号”、“金桥2020号”、“蒙麦 313”等共计40余万元。目前完成实验程序待审玉米种品种3个(其中国审1个、省审2个);正在参加试验玉米品种5个(其中国审1个、省审4个)。组织实施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立项安徽金桥农业公司承担的“皖北地区耐高温抗锈病玉米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蒙城丰硕种业公司承担的“蒙城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集成与应用”项目等10个,投入县级财政资金共计80万元。

三是搭建利益联结机制。为进一步坚持巩固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我县肉牛深加工产业发展,与合工大食品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蒙城县预制菜产业发展研究院”“蒙城县绿色食品产业成果转化承接基地”“蒙城县绿色食品产业人才培育合作基地”。

四是创新服务模式。推广“粮食作物产业科技特派团+龙头企业+农业经营主体”模式,通过定品种、定地块、定模式、定机械、定面积,推进“一镇一品”,加强田间管护、推广农机托管,发展优质专用订单小麦130万亩,每斤高出市场价5分钱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9.8%,粮损率从2.2%下降至1.2%;夏粮总产89.52万吨,增长1.77%,增幅全市第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科技特派团、基层农技人员与服务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制约了工作积极性。根据各乡镇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县科技局依托主导产业农业经营主体组建了6个产业科技特派团,引导科技特派员与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化、兼职取酬等方式与4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但科技特派员与帮扶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较少,机制尚不完善,制约了科技特派员投入基层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科技服务大多限于单项技术的宣传推广,缺乏技术集成和产业链条,难以解决新时期“三农”工作中的技术集成问题。

三、相关建议

一是建议探索出台利益联结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农技人才在符合有关规定前提下,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以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与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建议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人才选认的相关政策措施,让赴基层锻炼的优秀农技人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有奔头”,为乡村振兴储备年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