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立仓镇政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蒙城县立仓镇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622003179202M/202012-00387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蒙城县立仓镇政府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立仓镇脱贫攻坚2020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12-31 发布日期: 2020-12-31
索引号: 11341622003179202M/202012-00387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蒙城县立仓镇政府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立仓镇脱贫攻坚2020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12-31
发布日期: 2020-12-31
立仓镇脱贫攻坚202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31 15:20 信息来源:蒙城县立仓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立仓镇脱贫攻坚2020年工作

 

(202012月)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为主线,围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抓落实,围绕脱贫攻坚普查补短板抓落实,建档立卡“回头看”大排查抓落实,全力推进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

1、建立专项行动工作推进机制。镇党委、政府成立战时指挥部,精心制定“抗补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抽调人员,在镇扶贫工作站集中办公,明确“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及整改工作情况、受疫情影响贫困户人员务工情况、“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信息完善更新三大类任务。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切实抓好返岗就业。认真落实“四个一批”举措(引导外出一批、就近就业一批、发展带动一批、就地安置一批),努力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2020年贫困人口累计务工就业2475人,比20192034人,增长18%,对因疫情不能外出切有务工意愿的,根据情况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226个。实现有务工意愿贫困人口未就业人数清零目标。

3、“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及整改工作情况

立仓镇共排查贫困户危房14户,其中未脱贫户7户,已脱贫户7户,整改到位;共排查贫困户9户符合办理低保户条件,办理到位。

4、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信息完善更新情况

2020年10月份立仓镇国办贫困户2273户6827人,共制定帮扶措施21885条,户均9.61条,已经全部完成国办系统录入。

(二)强力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

按照市委、县委“实事求是、对号入座、突出重点、清单要清、逐级汇编、压实责任”六句话要求,对照省市县“354+N”《整改方案》,我镇认真对照方案共认领问题18个,制定整改任务30条;22个村(社区)共认领问题262条,排查到户个案问题62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全面排查整改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

1、建立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按照逐户逐人逐项要求,建立“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常态化长效化排查整改机制,做到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义务教育有保障方面。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1254人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1682人在校生教育帮扶政策,应享尽享;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73户6827人已经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个村(社区)均有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全镇第一批贫困户7户未脱贫户危房改造,已全部完工;第二批63户,其中29户五包户、1户未脱贫户、16户已脱贫户、16户低保户、1户残疾户,已全部完工;贫困户存在安全隐患的偏房、门楼、前屋等64户,已全部完成整改。农村安全饮水方面。乡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易致贫户供水已全部整改完毕,正常通水。

2、持续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征集活动。3月19日我镇共印发问题征集线索宣传册2.8万份,20日全部张贴到户,对于涉及“两不愁三保障”“漏评”“错退”方面的问题线索,一律由县核查专班第一时间实地核查,做到“连夜查、迅速改、改彻底”。截止到10月30日全镇累计受理各类涉贫信访91件。已办结91件,办结率100%。

3、扎实开展帮扶责任人大走访。按照“全面启动、全部覆盖、全力以赴、全年坚持”的工作要求,每月集中开展帮扶干部“二十看二十问”入户走访活动。同时,对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推动解决,确保条条都整改、件件都落实。截至630日,1673名帮扶责任人已走访贫困群众2276户(其中边缘户41户),发现问题743条,已帮助解决743条。

(四)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

1、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一是立仓镇利用苏中药业集团中药材加工项目落地立仓,开展“黄蜀葵” 订单种植项目,一期种植2000亩,项目对象重点是贫困户;二是发展蔬菜种植、经果林和中药材种植面积,2020年立仓镇以门南杨村、陆瓦房村蔬菜种植大棚为基地,新增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结合成片造林等林业生产工作,发展水果苗木产业,全镇经果林栽植面积新增不少于0.2万亩;继续加大中药材种植产业支持力度,以大李集村丹参、白术规范化种植基地为龙头,在周边村新增种植中药材0.3万亩;通过“基地+贫困户”模式,为贫困户提供务工收入。

2、持续做好光伏运维管理和收益分配。一季度和二季度,全镇35座光伏扶贫电站(其中2座捐赠电站)收益747万元,已全部按照分配方案分配完毕。

3、扎实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生产需求,符合申贷、续贷、展期、追加贷款等条件的给予资金支持,确保“应贷尽贷”。截至202010月30日,全镇扶贫小额信贷存量共357户、1671万元,其中2020年以来新累放扶贫小额信贷212户、1006万元。

4充分开发扶贫公益岗位。截至12月30日,全镇开发各类扶贫公益岗456个,其中县人社部门开发扶贫公益岗位230个。

5加大社保兜底保障力度。全镇共有农村低保 1654户3925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960户2496人,低保覆盖率3.9 %。孤儿12人,办理事实孤儿70人。特困供养782人。城镇低保6人。

6、开展消费扶贫。到7月30日炮台沟村通过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帮助王中尧销售红薯1000斤,帮助王玉销售白菜4000斤、鸳鸯鸭100只,帮助王之尧销售小磨麻油300斤,销售收入1.21万元;薛庙村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帮助祁佩英、高凤君销售土鸡蛋520个和土羊2只,销售收入0.192万元。

(五)全力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及“三落实”情况大排查

6月11日我镇划分22个排查小区,按照标准从各村从事扶贫工作2年以上,熟悉业务的扶贫专干、驻村书记、中选调44名引导员和44名调查员,镇扶贫工作站11名同志按照每人2个村的包片业务到村指导排查工作。

立仓镇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73户,标注户117户,边缘户41户,实际需入户排查2200户,截止到6月30全部第一轮排查完毕,发现问题1777条,其中录入系统有疑问涉及数据审核的30项961条,已逐条核实说明。排查反馈到村的816条问题已经整改完成。7月3日市局反馈我镇9个村需要复核,7月4日我镇第二轮组织20人9个排查组对9个村922户再次入户排查,到7日共排查522户,新发现问题310条,已反馈到村整改完毕,同时录入问题整改系统。7月8日后到8月8日共开展第三轮和第四轮大排查。8月15日利辛县抽调业务好的排查人员用5天的时间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的排查一遍,反馈问题302条,已经全部整改完毕。

(六)、克服洪涝灾害影响

通过各村摸排上报,受洪涝灾害影响5个村29户112人受灾,受灾面积83.7亩,绝收面积27.2亩,经济损失2.52万元,问题上报后,立即开展联系国元保险理赔、光伏扶贫、临时性救助等帮扶措施,到8月21日落实绝收地块保险理赔800元,受灾地块正在按照标准赔付中,光伏分红6.275万元。

(七)、全力做好脱贫调查工作

我镇共划分普查小区22个(一个行政村为一个小区),抽调业务能力强的引导员44名,9月14日开始到28日谯城区十河镇和颜集镇12组24人调查组对立仓镇2174户贫困户开展脱贫调查,见面率100%,到9月底完成调查。

(八)、2020年动态调整、信息采集、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排查工作

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嫁入、新婚等新增9人、边缘易致贫户新增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死亡、嫁出、入伍等减少31人、边缘易致贫户减少2人,调整过的信息是贫困户2274户6855人;信息采集及系统更新已经完成,分户子女信息采集共711户,并录入系统,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1.2%;11月1日根据县级排查方案制定我镇排查方案,11月1日起至10日对所有贫困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彻底排查,到11月6日已经全部排查一遍,共排查出问题278个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完毕。

(九)全力做好第三方评估和市际交叉检查

11月17日第三方评估验收组来我镇,对全镇21个村79户2020年脱贫户、赤塘村贫困户全覆盖进行评估验收,市际交叉检查对芡南村进行贫困户和一般户进行检查。通过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顺利的通过验收检查,圆满的交上满意的答卷。

二、历年来脱贫攻坚工作

自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战略部署以来,立仓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市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克服自然灾害、疫情等困难影响,加强领导、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一)基本贫情。立仓镇位于亳州市蒙城县的东南角,距离县城35公里,是淮南、蚌埠、亳州三市交界处,辖区22个村委会(社区),全镇常住人口12.3万人,国土面积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海拔20。全镇农村历史欠账多、基础条件差,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现有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73户6827人,2014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902户609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56%,贫困行政村6个;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婚、因丧、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62%、因残20%,其他的占18%。全镇6个贫困村,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贫困发生率超过5%,村基础公共设施极差。

(二)主要做法
    8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履行县(市)抓落实的主体责任,聚焦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市)摘帽目标标准,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主要从各个方面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责任和工作落实。
    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攻坚责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引领发展、惠及民生的政治责任和一号工程,先后制定出台《立仓镇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政策措施,构建了脱贫攻坚“354+N”政策措施体系;成立了由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建脱贫攻坚指挥部,实现统一调度、统一指挥,镇、村整体联动。一是压实镇、村责任。镇与村(社区)、挂包单位、中心(站所)及各帮扶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承诺书,制定《立仓镇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清单》,将脱贫攻坚列入镇、村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二是压实行业部门责任。镇党委、政府与个智能扶贫部门签订责任书,制定《工作责任清单》,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脱贫攻坚指挥部各工作处均由相关行业部门人员组建,分管部门的领导班长成员担任组长,及时安排部署全镇各行业领域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三是压实帮扶责任。压实全镇各个部门和单位1523名干部职工帮扶责任,推行贫困户双挂多包制度,帮扶工作中既有挂包帮干部又有日常帮扶的四包责任制,实现22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四是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委(总支)书记两级书记扎实开展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对重点问题、短板、弱项反复遍访、反复督促落实,层层把关脱贫攻坚工作质量。五是强化监督执纪。持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扶贫政策不落实、责任不落实、问题不整改、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和优亲厚友、与民争利等腐败和作风问题,以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以来,约谈2人,问责4人。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坚持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一是配齐配强攻坚队伍。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摇篮、检验干部的熔炉,严格执行镇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纪律要求,切实稳定镇党政正职和分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队伍,先后从扶贫行业部门、基层一线提拔3名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担任镇党政领导。二是强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思路,着力治软、治乱、治穷、治散,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调优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余个。三是着力提升扶贫工作能力素质。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8期,驻村工作队员全员轮训8次以上,实现驻村队员全员轮训;采取现场教学、专题讲授、知识测试等方式,对全体驻村工作队员、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扶贫领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进行全覆盖轮训,轮训450人次,让基层扶贫干部心中有党旗、手中有技能。四是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提质”行动。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思路,通过培植农业主导产业、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镇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标准要求。
    加强力量统筹,凝聚攻坚合力。一是配强基层扶贫队伍。按照因村派人精准和“尽锐出战”的要求,组建8支驻村工作队,选派24名驻村工作队员,任命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8名,实现6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二是完善挂包帮扶机制。组织6个部门和单位负责挂钩帮扶6个贫困村,1523名干部职工全覆盖挂钩帮扶贫困户。三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五年来实施到村项目112个涉及项目资金20072万元(参股分红,烘干塔,道路建设等),到户项目18400万元,都规范纳入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道路建设近700公里,投资约3亿元;高标准农田治理近10万亩,投资约1亿元,加快了立仓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4年全镇只有南北一条9公里的柏油路,其余都是砂石路,阴雨天道路泥泞,晴天灰尘满天,到2020年已经修700余公里的水泥路,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全镇新建农民文化大礼堂9个,改善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新建村级办公楼20座,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大力发展产业就业,原先的种植习惯都是一麦一豆,效益很低,2016年开始,利用发达的水系发展稻虾养殖6万余亩、莲藕种植、水产品养殖等,增加农民收入;成功举办三届荷花节、二届农民丰收节,2019年被评为省级“农旅特色小镇”2020年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炮台沟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功的发展了我镇的旅游产业,带动的服务业,增加了收入。

立仓镇地处蒙城东南,地势低洼,比蒙城县城平均海拔低约3层楼高。“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因水受灾,因灾致贫,成了立仓镇走不出的魔咒。2014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902户609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56%,沿芡河、茨淮新河的6个村被认定为贫困村。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2016年镇党委政府经充分调研论证后认为,立仓劣势是水,水患连年;优势是水,水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打好生态牌,做活水文章”就要从土地流转、立体种养、水美乡村等方面大胆创新,“水利、水产、水生态”齐头并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洪灾区变成聚宝盆。

   要做好以水生财大文章,就要啃下低洼地治理这个硬骨头。几年来,全镇共争取水利、农发、国土、农委等涉农项目资金2.2亿元,新建桥涵740座;疏浚大中沟68公里,三沟治理641条,开挖土方62.6万方;新建涵闸81座;新建泵站8座240千瓦;新打机井244眼;修建输水渠道3公里,田间灌溉支渠12.9公里;清淤扩挖塘87面;新修镇村道路680公里;栽植树木43万棵,涉及全镇22个行政村的11万亩土地,打通了镇内水系的“主动脉”,疏通了田间的“毛细血管”,切实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灾荒田变成了金土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沟渠纵横,地肥水美的良田沃野,引来大批企业个人前来洽谈承包事宜。2016年初,立仓镇在薛庙村试点流转土地1000亩取得成功后,全镇土地流转就按下了快进键。2018年黎明村引进蒙城商会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建设万亩连片的虾稻共作养殖基地。土地的流转,也带动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改变了“面朝黄土地朝天”的生产方式。目前,全镇6万亩虾稻产业中,约有3500余亩是流转贫困群众的土地,经初步测算,土地流转年租金约为1000元/亩,按传统作物每每年600元计算,每亩每年增收400元,合计每年给贫困群众的土地租金约为350万元,惠及400余户贫困群众。

全镇有名的贫困村薛庙村在立体种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该村鼓励农民以水为媒,大力发展高产粮食、蔬菜作物和优质高效渔业,并根据作物特点和渔业生物特性,区分水土、地势、光照的不同,实施稻、莲、鱼、虾立体养殖,高效共作的发展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激发出特色农业的生机和活力。

  薛平文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最近两年他在自家的10亩承包田里发展“稻虾连作”立体种养。薛平文说,“虽然今年小龙虾的行情不如去年,但水稻和虾加一起,每亩地一年也能收入4000元左右,比种地强得多。” 贫困户胡灯华说“莲鱼共养就是好,家里的4亩地,种的莲藕、养的虾,今年藕价上去了,拉到蒙城新发地,一斤能卖三块五,一亩地能挣8、9千,加上150斤小龙虾,4亩地我能净挣3万块,这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再累也高兴。”  

今年薛庙村发展稻虾共作5000余亩、稻蟹共作400余亩、莲渔共养2000余亩,特色水产立体养殖200余亩。冬春采藕,夏季采莲,春夏秋捕虾,秋季收割水稻已成常态,实现了一水多用、一地多收。

现在的立仓镇湿地鹭飞,荷绿虾肥。一幅水美乡村的迷人画卷伴随着生态良好、产业兴旺的脚步徐徐展开。为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途径,2017以来,立仓镇依托薛庙现代产业园5000亩的荷塘和小龙虾产业,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蒙城龙虾·荷花休闲文化旅游节,吸引八方游客到立仓镇旅游消费。随着旅游设施的完善,2019年,薛庙村也成了“3A”级旅游乡村。薛庙的贫困群众也沾了“生态旅游”的光,2019年,村里的56户贫困群众,通过参与龙虾荷花节景点的保洁、售卖小商品等方式,户均增收1300元。

2019年9月,依托三圩低洼地建设,以农业和旅游为主题的芡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园。仅几个月的时间,客流量达到6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约86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1140万元。目前,立仓镇成功争创省级特色旅游小镇,真正实现了“水农共融,农旅共振”。

    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要求,立仓镇从众多产业中选择小龙虾养殖作为主导产业加以突破,推广基地+企业+贫困户的模式,打造产业扶贫新“引擎”。

   2017年5月,立仓镇从湖北潜江高薪聘请了有着“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称号的刘主权,为薛庙村小龙虾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刘主权不仅积极指导虾农养殖,还在薛庙村“扎根”,成立了湖北华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51亩,建设标准养殖示范基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在基地的示范引领下,民和园林、大道天下等公司先后入驻立仓发展虾稻产业。为了让贫困群众能够享受到产业调整带来的红利,立仓镇为贫困群众量身打造了多种参与方式。一是自主发展虾稻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小额扶贫贷款,解决资金来源;二是土里流转。亩均1000元的地租,旱涝包收,自己也可以外出务工;三是参与虾稻产业务工。企业和合作社优先使用贫困户内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今年立仓镇共发展虾稻产业6.5万亩,其中2000亩是贫困群众在公司、大户带动下,自主经营的虾稻产业。初步测算全镇年产小龙虾1.2万余吨,亩均效益4000元左右。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600余人从事相关工作,人均增加务工收入3500元。

“孔雀东南飞,从此不徘徊;虾稻莲鱼美,发展呈异彩。依水做文章,打好生态牌;脱贫任务重,攻坚抒情怀”。现在,立仓镇已经形成“虾稻共作、莲鱼共养、水农共融、农旅共振”的产业扶贫格局,镇内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0万元以上。贫困发生率降至0%。昔日因水生怨,今日点水成金,立仓人民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三、存在问题

1、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个别村抓脱贫工作的力度有所减弱,部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出现松劲懈怠等现象,对脱贫攻坚政策不熟悉,对基本情况不清楚,省市暗访时回答不精准、提供资料不及时。有的帮扶责任人存在“二十看二十问”走过场,对贫困户家中改厕、玻璃窗、自来水、培训需求等方面实际存在问题未发现、不上报,对帮扶对象家庭情况不了解,群众认同感、满意度不高。

2、问题整改不够精准。在“354+N”问题整改中,部分村问题清单认领的问题不全面、不精准,整改成效与整改措施不对应,有的问题整改时限层层加码,有的村整改台账留存大量照片,存在过度留痕。贫困户改厕、自来水、“五净一规范”等问题整改质量不高、易反弹。

3、基础工作不够扎实。部分村扶贫手册管理不到位,将扶贫手册收回村部统一管理、统一填写,没能做到村室、户中各一本。扶贫专干不细心,扶贫手册填写不准确,信息更新不及时,资料袋中必要的证件不齐全。宣传帮扶不到位,一些贫困户对所享受的各项扶贫政策不清楚。有的村级档案资料管理混乱,光伏电站、小额信贷、特色种养奖补等关键资料缺失。有些村庄人居环境脏乱差,贫困户家中五净一规范不达标。

四、下步工作

(一)是继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

1.目标任务:持续开展动态排查,坚持“三逐”(逐个走访、逐类分析、逐项解决)“三回”(回顾、回访、回退),及时整改,动态清零,确保实现“无漏评”“无错退”“无错评”。

2.强化措施:

(1)村两委包户干部、扶贫小组长要每月不少于一次入户走访排查,发现问题立即纳入村级问题清单,明确具体问题、整改任务、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四个清单,落实对账销号。

(2)将“干部包户”“单位包村”纳入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20看20问”、单位包村“8看8问”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镇村,建立问题清单,落实对账销号。(干部包户四全要求:全面启动、全部覆盖、全力以赴、全年坚持;四个字要求:快、净、准、严

(3)持续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有奖征集,认真落实市委组建核查专班“连夜查、立即改、改彻底”的工作要求,消除盲区死角,有效解决“漏评”“错退”和政策漏享问题。

(4)以“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及“三落实”情况大排查为抓手,珍惜机会,逐户逐人逐项过关,把所有的问题找出来、改彻底。

(二)是继续聚焦产业就业。

1.目标任务:围绕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确保实现贫困户收入只增不减。

2.精准帮扶:1)产业:帮助技能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支持、特色种养奖补。(2)就业:外出务工、县内就业、自主经营、公益性岗位等。

(三)是做好2021年工作谋划

1、防止贫困户返贫,做好监测工作。坚持“四个不摘”,脱贫不脱政策,通过持续动态追踪贫困户的信息,继续因人、因户施策,采取针对性政策,坚决做到脱贫不返贫。

2、继续谋划各类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方面积极申请产业项目,以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以产业壮大村集体经受收入;另一方面积极申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3、做好乡村振兴衔接谋划工作。通过做好宣传工作,注重提升群众的精神文明,各村民风、乡风更加淳朴,结合“美丽庭院”活动,村落更加整洁干净,群众收入增加,群众生活满意度更高,有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

 

 

立仓镇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