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思想照汗青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安徽省庄子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0-02-02 17:14
[ 字体:]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期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著作《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集中体现庄子思想及其文学艺术成就。庄子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宇宙观、处世观、价值观、生态观、养生观、生命观、宗教观、审美观等方面;庄子文化汪洋浩瀚,他擅长用寓言、重言、卮言的方式方法讲述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正如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评价:“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鲲鹏变化显境界

  庄子在开篇《逍遥游》中,为人们讲述了一个“鲲鹏”的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北海里面有一条名字叫做“鲲”的大鱼,鲲到底有多大,没有人能说得清,只知道它有几千里那么大。有一天,鲲变化为一只鸟,这只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部也有好几千里那么大。大鹏鸟振奋起全身的力气飞向高空,它张开来的翅膀就像从空中垂下的云,它把巨大的翅膀一拍,海水就会击起三千里的浪花;它乘借集聚的旋风,一下子能飞越九万里的高空。它要飞向南方的天池。就在这时,知了和小灰雀等都感到很惊讶,也感到很好笑。小灰雀就指着大鹏说:“它要飞那么远干什么呀!像我们这样跳上跃下,也有丈把几丈的活动范围;要飞,在蓬草从中穿来转去,不也很逍遥自在吗?这个大家伙,真是莫名其妙!”

  这就是鲲鹏的境界,这就是庄子的境界!庄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是站在宇宙之外看宇宙,“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他的思想,穿越时空,影响人类。

喻龟辞相淡名利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今蒙城境内芡河)边上钓鱼。楚威王知道他很有才能,就派两位大臣到芡河边找到庄子,对他说:“大王仰慕先生的贤良和才干,特派我们来请先生去担当重任。”庄子不理不睬,手里的鱼竿一动也不动,头也不回地对两位使臣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了,人们还把它的甲板挂在大庙里天天供奉着,有这回事吗?”

  两位大臣连忙说:“是的,是的。”庄子抬起头,说道:“那么请问,这只神龟是情愿死了留下甲板受人供奉呢,还是情愿活着拖起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水里爬呢?”两位大臣面面相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那当然情愿自由自在地活着。”庄子一听,哈哈大笑,大声说:“那你们请便吧,我也情愿活着拖起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水里爬。”

  以龟为喻,辞官不做,这正是庄子淡泊名利、自然自在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濠梁之辩说逍遥

  有一天,庄子与惠施在濮水一条濠沟的小桥上游玩。濠沟里窜鲦成群结队,在清澈的河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戏。

  这看这里,庄子对惠施说:“惠施先生,你看鲦鱼在河水中悠闲自得,它们多么快乐啊!”惠施赶忙反问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一听这话,知道这位老乡加好友又杠上了,便回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接着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你本来就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听罢,哈哈大笑,一板一眼地说道:“我的惠施先生,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沟的桥上知道的呀。”

  这就是著名的“濠梁之辩”!濠梁之辩,表现了庄子与惠子这两位智者的卓越超群的智慧,也借助于“鲦鱼之乐”表现出庄子自然逍遥的人生追求。

庄周梦蝶齐物我

  有一年初夏的午后时分,庄子在自家门前的柴堆旁睡着了。

  随着均匀的鼾声,庄子进入了梦乡。梦里,他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悠然自得,只见这只蝴蝶时而穿行于柳丝间戏弄清风,时而停留在花瓣上吮吸芬芳,陶醉于繁花绿树间,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庄周。

  一会儿,庄子醒了,看看四周,只有那软绵绵的柴草,根本没有什么蝴蝶。庄子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头,甚是纳闷:不知是我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庄周呢?

  这就是“庄周梦蝶”的寓言,表现了庄子的齐物思想。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寓言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后世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庖丁解牛话养生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他拿着刀,麻利地干着活。只听他手按着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了皮肉和骨头分离的声音。这些声音的节拍竟然十分悦耳。

  梁惠王赞叹道:“啊,你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如此高明呢?”

  庖丁放下手中的刀,说:“我对万事万物都很好奇,而且我喜欢研究事物本身的规律。我刚开始学习宰牛的时候,因为一点儿也不了解牛身体的构造,动作并不麻利。三年之后,我在宰牛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了解了牛全身的构造,宰牛时则得心应手。而现在,我闭着眼睛都能宰牛。我用牛刀直接刺进骨节有空隙的地方,然后沿着牛的身体结构运刀。我宰牛的刀从来不会碰到筋络或是骨头上的肌肉,更不会碰到大骨头。”

  庖丁拿起自己的刀,接着说:“高明的厨师用刀割肉,大概一年要换一把刀;一般的厨师用刀砍骨头,刀很快就会变钝,需要一个月换一把刀。而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宰杀了数千头牛,但刀口还是像刚刚磨过一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都有空隙,而刀刃很薄,薄薄的刀刃足够插入牛骨之间的缝隙,所以我的刀始终都像是刚刚磨过一样。可是有时候,我还是会遇到有筋骨的地方,这时候我就会非常小心,集中注意力,放慢速度,刀子轻轻一动,牛的骨头和皮肉就分开了。而每次宰完牛之后,我就会把刀擦拭干净,下次再用。”

  梁惠王若有所悟:“嗯,我明白了,原来养生需要顺其自然呀!”

鼓盆而歌悟生命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当他走进灵堂,却看见庄子蓬头赤脚坐在棺材前,拿着一只掉了底的瓦盆,一边敲一边唱。惠子很生气,上前夺下瓦盆责备说:“你的妻子与你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哭还唱,太不像话了!”

  庄子说:“我为什么要哭呢?人本来就是气变成的,人死了就又变成了气,就像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一样。现在她死了,不过是安寝于天地之间罢了。我在旁边嚎啕大哭,不是太不明事理了吗?”

  到后来,庄子也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商量要将他厚葬。庄子知道了,非常反对,他说:“我死了就是回归大地。我要用天地做棺椁,用日月做玉璧,用星辰做珠宝。与天地万物相陪伴,不是比什么都好吗?”弟子们说:“我们怕你被乌鸦、老鹰吃了。”庄子心平气和地说:“放在地上让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让蝼蚁吃,又有什么两样呢?”

  庄子的举动十分奇特,好像“ 寡情悖理”之至。可是他的话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创造人类和灵魂不灭的宗教观点,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芒。他反对厚葬的观点,也具有反对封建礼教的积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