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蒙城县政府(办公室)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178357/201409-00040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蒙城县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蒙城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13-02-07 发布日期: 2013-02-07
索引号: 003178357/201409-00040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蒙城县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蒙城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13-02-07
发布日期: 2013-02-07
蒙城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2-07 00:00 信息来源:政务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蒙城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本届县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实现“三个率先”、建设“美好蒙城”的起始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大思路谋划发展、大手笔推进建设、大成效实现跨越,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总基调,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增长40%;财政收入14.4亿元,增长2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1.48亿美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增长15%;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4.5亿元,贷款余额7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2.4亿元和17.5亿元。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增长22%;规模工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18%;全县规模工业企业96家,较年初增加25家,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汽车制造、煤炭煤电、轻纺食品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9.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81.5%。博远光伏、九帝狼服饰、雪茄烟技改迁建等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雅泰服饰、雨润食品一期等项目已具备生产条件;投资13.6亿元的江淮安驰15万辆微型汽车生产项目,明年下半年将整车下线。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县经济开发区新扩区4.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35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8家;新落地工业项目2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现工业产值43.6亿元,增长30.2%;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56%。8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入驻企业291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3家;新落地工业项目62个,新增工业投资14.1亿元。许疃、板桥工业功能区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控规、城南新区西片区控规及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等编制工作。政府投资的城乡重点建设工程成效明显,乐土河东段水系景观工程、庄周中心小学、十里安置小区、老城住宅小区改造、城乡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全面建成。城南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完成道排工程16公里、水系及绿化景观16公里,实现1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路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全覆盖。修建老城区小街巷道路12.9公里、公厕16座,修复绿化带9公里,安装路灯1039盏,治理沟塘8公里。新开工建设安置小区40万平方米,建成交付30万平方米。新修通乡通村道路155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4座;建成集镇商业街6条、农贸市场15个;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项目5个。梦蝶湖公园、逍遥公园建成开放;110指挥中心、安驰大桥投入使用;县污水处理二厂、城市规划馆、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全面启动城南新区西片区1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完成征地5000亩、拆迁房屋17万平方米。

  招商引资亮点纷呈,项目建设收获新硕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扎实开展“百日会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到位县外资金126亿元,增长50%。新落地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总投资1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62个中央投资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15个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48个市重点管理项目完成投资59亿元。投资10亿元的安徽宏基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全面开工;佳仕龙汽车冲压焊接件、东正汽车改装、博大纸业、博鸿纺织、瑞祥服饰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加速推进。省道307线一级公路涡阳至蒙城段计划明年开工建设;罗集至西贾铁矿、金矿勘探取得实质性进展;赵集煤矿列入国家“十二五”新开工项目规划。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取得新发展。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新网工程”。全年新建和改造商品配送中心、连锁农家店、超市85家;新增个体工商户7255家,总户数达到3.3万户。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建材家居城、皖北汽配城、漆园大酒店投入使用;玖隆国际城市综合体、汇通财富广场基本建成,1.9万平方米的家乐福购物中心正式运营,2.4万平方米的华润苏果超市成功落地;投资3.8亿元的凯尊文化产业园演艺中心即将开业,动漫研发制作中心快速推进;汽车会展中心、徽博大厦开工建设。徽商银行蒙城支行、亳州融资担保公司运营良好;药都银行、湖商村镇银行成功签约;蒙城信用联社改制获省银监局核准;县交通投资公司挂牌成立。土地市场交易逆势上扬,实现土地出让合同收益17.5亿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销售商品房50万平方米。

  农村经济提质增效,现代农业跨上新台阶。全年粮食总产137.8万吨,增长19.6%,实现“九连增”。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乐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许疃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庄周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范集市级现代农业养殖示范区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增规模养殖场(户)1063家,其中新增市级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个,规模养殖比重达65%;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1家;创建省级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市级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新增“三品”认证1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农产品新注册商标6个;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家,全年累计实现产值48亿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5万亩,累计流转土地36.8万亩。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0万亩农村土地整治项目、18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新打机井2000眼,新增旱涝保收田12万亩;新解决6.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成片造林1.5万亩,新建绿色长廊160公里,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1万亩,顺利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县验收。推进全省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县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4万千瓦。全面启动农村扶贫开发,落实扶贫资金101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0个,“雨露计划”项目资助、培训5950人。涡河非法采砂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全面落实。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全年用于民生和科教文卫的财政投入26.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5.5%。31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落实资金12.5亿元。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开工建设廉租房、公共租赁房988套,发放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1298户、144.3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0%,发放养老金1.07亿元;新增敬老院床位572张,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2%。就业政策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895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83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万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改造薄弱中小学校13所,创建标准化中小学校74所,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38所;县第八中学成功改制为公立学校;县职教中心被授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高考再创佳绩,本科达线率55.7%,高出全市7.4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4%,受益284.7万人次,累计报销金额3.1亿元;县一院住院部大楼、二院医技楼投入使用,县一院和县二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自2012年11月1日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直接为群众减少支出564万元,公益性初步显现。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371项,授权157项。城乡文化不断繁荣,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成功承办安徽省第六届曲艺节;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荣获“安徽省全民健身示范县”称号。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被评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拥军优属工作,驻蒙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统计、司法、审计、物价、气象、工商、供销、质监、电力、通信、邮政、地震、烟草、编制、人事、档案、地方志、科协、老干部、红十字会、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群众满意度得到新提升。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蒙城”创建深入推进。以“信访积案化解推进年”为抓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强化应急管理,应对突发性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年”创建活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切实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治力度,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放心肉”体系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机制,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7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245件,满意率逐年提高。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政府权力运行进一步透明和规范。深入开展“百名股长”、“基层站所队”民主评议和模拟仿真督查活动,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行“拉练工作法”,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推进工作开展,干部整体形象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凝聚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省直驻蒙机构和驻军、武警、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蒙城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与人民期盼仍有不小差距,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资金、土地、环境等制约因素突出,经济发展瓶颈亟待破解;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优良医疗服务的需求,“学在蒙城”品牌的内涵亟待丰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基础比较脆弱,美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社会稳定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服务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科学研判形势,明晰奋斗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工作主动,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充分认清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从外部环境看,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很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短期内很难消除,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从自身发展看,我县经济在保持快速运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受产能过剩、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煤炭、轻纺等资源性产业发展受阻,汽车、食品等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困难、效益下滑;能源、土地、水等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变,土地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充分认清中央宏观政策蕴含的新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扩内需战略,进一步增大有效投入,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比今年增加,财政信贷资金重点向保障民生、调整结构倾斜,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三农”和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等支持力度。这些宏观政策取向,都契合我县发展需要,为我们争取更多更好的重大项目打开方便之门。同时,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政策含金量前所未有,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必须充分认清蒙城发展阶段性的新特征。近年来我们调结构、抓创新、强投入,我县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将极大地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内生动力。尽管我县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这既是我们的“短板”,更是潜力之所在。我县地处皖北6市中心地带,具有良好的区位、土地、资源、人力等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得天独厚,后发优势更加凸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更加主动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迈出更快、更大、更实的步伐。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为主基调,以“三大蒙城”建设为抓手,坚持大思路谋划发展、大手笔推进建设、大成效实现跨越,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四化同步”,加强“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三个率先”、建设美好蒙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引进市外资金增长30%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促进经济实力更强。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1122”行动计划,加快企业壮大、产业集聚,构建特色鲜明、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以上;新增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8家,中小企业700家。

  一是集中力量培育主导产业。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环境友好的原则,编制完成汽车制造、煤炭煤电、轻纺食品等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江淮安驰微型车、宏基汽车零部件、佳仕龙汽车冲压焊接件、东正汽车改装、顺畅汽车改装、雅熙电动车、汽车座椅、汽车消排气管生产等项目建设。支持雨润食品工业园、年产5000吨糠醛生产、博鸿纺织、雅泰服饰、瑞祥服饰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改和扩大产能,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引导金冠面粉、恒瑞面粉、东升食品、全森木业发展精深加工。加快赵集煤矿、童庄煤矿前期工作,支持许疃煤矿改扩建项目建设,推进国能生物质发电、润尔光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15亿元的植物油生产、投资10亿元的单晶铜生产、投资5亿元的乳胶制品等项目落地。

  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高新科技企业。支持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改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名牌产品。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产品3个以上,完成专利申请400件以上、授权发明专利6件。积极争创全国科技先进县,设立蒙城县科技进步奖,表彰一批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培育一批优秀创新人才。

  三是放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市场、用地、用工、资金、服务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放宽市场准入,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大扶持力度,做到能优则优、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完善县级领导、县直单位、乡镇和金融、培训机构联系企业的帮扶机制,强化政企、银企、校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技术、人才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抓好全民创业工作,充分激发群众的创业潜力,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更多的创业者成为企业家。明年上半年召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表彰一批民营企业和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四是着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的理念,加快县经济开发区和8个乡镇工业功能区转型发展,实现园区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引导产业升级,出台园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坚持节约集约发展,完善入园企业建设规划审查和用地监管制度,严格亩均投资、产出、税收、用工等指标,加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和投资强度低、效益低、能耗高企业的清理力度,落实企业退出机制。推进产城一体,把园区建设融入城镇化进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培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实现产业就业创业相统一,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建设“工业新城、城市新区”。优化体制机制,加强效能建设,实行扁平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开发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年内县经济开发区新入驻工业企业30家,实现产值5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30%以上。按照宜聚则聚、宜分则分原则,利用闲置校舍、民舍、厂房发展乡镇工业,每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以上,其他乡镇新增规模工业企业不少于1家。

  (二)提升功能品位,建设生态中等城市,促进城乡面貌更靓。

  围绕打造生态中等城市目标,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优化环境为重点,把蒙城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之城。实施总投资44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2亿元。

  一是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老城区改造,不断完善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开工建设嵇康路、周元路“白改黑”工程,加大小街巷道路、绿化、亮化、沟塘整治和垃圾中转站、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梦蝶广场东侧、南侧开发,推进农贸市场、夜市改造升级。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廉租房240套、公共租赁房1200套,缓解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做好老城区部分区域开发前期工作,选准项目,适时启动老城区连片整治改造。

  二是更大手笔建设新城区。按照新城区东、南、西“三个片区”联动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东片区城市功能,提升南片区城市品位,推进西片区精品建设。编制完成道路、环卫、园林、水系等专项规划。开工建设城南新区和开发区14条道路征地、拆迁、道排、绿化、亮化等工程。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城市生态长廊。完成城市规划馆、博物馆、污水处理二厂、凯尊文化产业园续建等工程建设。加快梦蝶绿苑城市综合体、魏汉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完成西片区3平方公里征地拆迁和7条21.5公里道路网建设,同步推进9公里的水系景观和绿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安置小区40万平方米。推进公园、学校、医院、市场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

  三是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修编工作。按照打造“镇级小城市”要求,启动建设双涧、许疃等6个中心镇。围绕“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目标,重点抓好28个中心村建设,治理改造155个自然村。按照“设点、成线、连片、带面”的要求,重点打造沿国、省干道和沿涡河、芡河、茨淮新河、北淝河美好乡村示范带。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并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用于美好乡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捐助等多种方式,参与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四是切实提升城乡管理水平。以“五城同创”为抓手,以争创第三届全省文明县城为契机,建立健全城乡管理长效机制。强力推进城区“三大秩序”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整治车辆乱行乱停、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取缔流动经营、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启动城区公交系统建设。深入开展乡镇文明创建“四四七”工程,重点整治街道私搭乱建、骑路逢集、占省道县道经营行为。实施乡村环境提升工程、文明新风工程,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城管执法,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进一步探索完善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继续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力度,坚决遏制占路、封沟建房等现象。

  (三)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三农”基础更实。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巩固提升“百万亩吨粮田”和“小麦千斤县”创建成果,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40万吨。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新增规模养殖场(户)200家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实施“百家龙头企业提升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向规模化、精深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新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65亿元。实施“3451”工程,培育能人大户,推进有条件的乡镇加大“一块田”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特色蔬菜和设施蔬菜,新增设施蔬菜1.5万亩。突出抓好宁洛高速公路和省道307线两侧发展特色种植。实施农业亮点工程,重点抓好小辛集乡蔬菜生产加工、立仓镇健康水产养殖、马集镇中药材种植、三义镇食用菌生产等12个农业项目建设,新创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个,绿色农产品8个。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

  二是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芡河治理、大中沟清淤、拦蓄水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完成农田区域综合治理20万亩,新打和修复机井3000眼,新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新建通乡公路30公里、通村公路125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48座。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深入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森林面积3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7个。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完善沼气池和服务网点建设。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0万千瓦。加快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继续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成新增耕地面积1500亩。继续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耕地保护先进县”、“双保先进县”创建活动。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2亿元。

  三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培育20家规范化示范合作社。抓好“农超对接”等农产品直销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8000人。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完成10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现3.5万贫困人口脱贫。

  (四)主攻项目建设,坚持招大引强选优,促进发展步伐更快。

  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理念,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继续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编制2013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册,建立招商项目库和客商资源库。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50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继续派遣产业招商小组开展定向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选择50家重点企业开展以商引商、委托招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招商项目服务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3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

  二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围绕29个中央投资续建项目、36个市重点管理项目和城乡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步伐。完善项目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项目推进例会制度、联审会办制度,切实做好土地供给、资金筹措、环评能评、企业用工等工作。整合力量开展“组团式服务”,主动为企业在融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政策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确保更多项目早开工建设、早竣工投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不少于60亿元。

  三是精心谋划储备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产业导向和投资需求,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加快皖北发展双“十条”政策机遇,围绕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谋划和申报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强与上级沟通衔接,主动对接,强力运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里的“总盘子”。全年新谋划项目不少于400个,总投资8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不少于50%;完成前期工作项目225个;落实建设条件项目120个。

  (五)聚合优势资源,培育现代服务业态,促进第三产业更优。

  坚持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充分整合城乡优质资源,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彰显现代服务业活力。

  一是加速提升商贸物流业。优化城区商业布局,升级现有商圈,开发新商圈,打造精品市场和特色街区。发展大型精品百货购物、大型超市,建设各类专业市场和休闲娱乐项目,完善多层次流通和服务网络,构建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体系。积极推进大唐国际城、大溪地城市广场、金大地商业综合体进驻蒙城。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乡镇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农村商品配送网络,引导更多连锁经营向镇村延伸,拓宽农村消费领域。合理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扶持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广运现代物流园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推进服务功能社会化、专业化。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法律、中介、会计、审计、市场推广、产品监测、售后服务等新型服务业。

  二是加速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庄子文化、楹联文化、史前文化等文化资源,做活“古”、“山”、“水”、“民俗”、“生态”五篇文章,打响“庄子故里、逍遥蒙城”品牌。整合提炼历史人文、地域特质、民俗风情、产业亮点等要素,出台扶持政策,培育和引进优秀文化企业、文化中介机构和文化产业人才。加快编制“一址”、“两岛”、“三园”、“四山”、“五河”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庄子文化游乐园、楚村镇陈仙桥观光农业旅游园、乐土河生态旅游园建设,提升板桥雪枫公园档次,着力打造特色文化、生态湿地、休闲养生、民俗风情、红色教育、田园生活体验六大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业与商贸、文化、娱乐业融合,加快星级酒店、旅游商店、特色“农家乐”和文化休闲等业态发展。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工业融合,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三是加速推进现代金融服务业。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巩固金融体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尽快实现为农服务金融组织乡镇全覆盖。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金融需求。完善金融机构激励考核办法,鼓励扩大信贷规模。全面完成蒙城信用联社改制挂牌工作;推进药都银行、湖商村镇银行、亳州融资担保公司早日开业运营。全年新增贷款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保险业发展,更好地发挥保险业在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六)突出民生改善,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人民生活更好。

  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统筹协调各方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切实办好民生实事。高标准完成33项民生工程。加强已建成民生工程的管理,开展项目绩效考核,巩固和持久发挥效益,确保民生工程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建立县、乡镇和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帮助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新增五保户供养床位760张,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5%。继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等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关注弱势群体,启动建设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让各类特殊社会群体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更加均等的基础教育、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更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学重点校舍加固改造任务;启动职教园区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继续抓好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提升“学在蒙城”教育品牌内涵,积极创建全省教育强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快120指挥中心等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启动县中医院迁建工程,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和重大疾病救治;积极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全面提升乡镇文化综合站和农家书屋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广播电视中心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电视数字文化平台,提升广播电视信息化、数字化覆盖水平;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全面推动全民健身。继续深化“村为主”工作机制,强化性别比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深入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健全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制度,让人才在蒙城赢得更多宽容信任、拥有更大发展空间。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县污水处理二厂、许疃和板桥污水处理厂建设;严格执行企业“三同时”制度,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扎实做好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继续做好工商、物价、质监、气象、人防、地震、电力、通信、邮政、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干部、人事、外事侨务、工商联、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行城乡网格化管理、多元化服务模式,逐步实现村庄管理服务社区化、社区管理服务规范化、城乡管理服务一体化。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信访问题,做到社会矛盾不积累、不蔓延、不激化。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和扩大“平安蒙城”创建成果。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整顿规范生产流通秩序,深入推进“放心店”等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创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交通运输、建筑工地、公共场所、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打击非法集聚事件,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精神,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要圆满完成2013年各项工作任务,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执行能力,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思想解放,始终保持敢于担当、勇于开拓的精神状态。广泛开展以“蒙城离小康社会有多远?”、“制约蒙城发展的症结在哪里?”、“我为蒙城崛起做什么?”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着力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观念,进一步提振敢想敢拼敢赢的精气神,勇于在全市争第一、在皖北当标兵、在全省创一流。着力破除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头的思想,进一步强化敢于担当意识,敢冒风险,敢担责任,敢为人先,以新思路、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着力破除只当“评论员”、不做“实干家”的现象,进一步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作风,咬定目标不放松,雷厉风行不空谈,不见成效不罢休,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以更实的举措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打造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理顺行政执法主体。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约束,切实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问题。继续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解决办事层次多、环节多、效率低的弊端。实行大部委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整合部门职能,科学划分事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问题。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以更严的手段推进效能建设,不断营造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人民满意机关”、“人民满意公务员”创建活动,下大力气解决庸、懒、拖、浮、散等问题,推动广大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形成谋事干事成事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形成同频共振、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自觉把工作精力集中到解决群众困难、提供优质服务上来。始终把事业当作人生最高追求,倡导做蒙城人、知蒙城情、办蒙城事、创蒙城业,从一件一件具体事情抓起,将一件一件具体事情干成。建立健全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四)以更快的行动推进作风转变,切实养成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优良作风。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情关注民生,永远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虚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和建议。真情改善民生,想方设法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确保各项富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热情服务民生,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五)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廉政建设,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名利观、权力观,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大力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办事的精神,严格控制和压缩行政经费。力戒奢靡之风,坚决防止铺张浪费、大手大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顶住金钱、美色和权力的诱惑,抗御腐朽思潮的渗透,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惩防体系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工作。严格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行为,对涉农资金、政府投资项目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追究,不断提高政府行政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已经明确,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加快实现“三个率先”、建设美好蒙城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林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我县的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新增森林面积1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林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2.雨露计划。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色,以中职(中技)学历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手段,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3.“放心肉”体系。以保证肉品质量安全为主线,一手抓行业监管体系建设,一手抓行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完善肉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升肉品消费安全水平。

  4.“四化同步”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5.“五位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6.“1122”行动计划。到2015年,年度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到200家、汽车及轻纺食品两个主导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7.城乡一体化十大重点建设工程。(1)安居工程:新建廉租房240套、公共租赁房1200套;永兴小区续建项目;城南新区西片区4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2)老城区改造建设工程:嵇康路、周元路“白改黑”及弱电下地建设;小街巷、小广场、小型停车场及公厕改造工程。(3)建成新区品位完善提升工程:城南新区、开发区道排及绿化建设项目;省道203线道路拓宽、改造及绿化建设项目;开发区南区二期路网、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4)西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1公里的6条道路道排、绿化及附属建设项目;水系景观建设项目;占地536亩的公园建设项目。(5)美好乡村建设工程:30公里的通乡公路建设项目;48座农村公路危桥新建改建项目;125公里的村道建设项目;100个村室新建扩建项目。(6)社会事业建设工程:156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县职业教育园区一期建设项目;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7)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5000平方米的县本级和各300平方米的双涧、乐土、板桥、许疃4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0000平方米的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5000平方米的县档案馆建设项目。(8)“平安蒙城”工程:城区技防建设项目。(9)城市公交建设工程:建设始发站4个,购置公交车40辆。(10)生态绿化工程:新增森林面积3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7个。

  8.“3451”工程。到2016年,实现“三个农业”、“四个战略强县”、“五高五化”、“一个核心”。三个农业:精细农业、数字农业、循环农业。四个战略强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一体化生产基地。五高五化:五高即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市场占有率高;五化即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管理企业化、产品市场化、生态良性化。一个核心:到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9.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我县2013年的具体任务是:实施3万亩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区,增产小麦60万公斤,增产玉米90万公斤。

  10.“一址”、“两岛”、“三园”、“四山”、“五河”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尉迟寺遗址”,“蒙太岛”、“两闸岛”,“万佛塔公园”、“庄子祠公园”、“雪枫公园”,“尖山”、“双锁山”、“黄柏山”、“九鼎灵山”,“涡河”、“芡河”、“北淝河”、“阜蒙新河”、“茨淮新河”,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蒙城大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