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公安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蒙城县公安局 > 其他解读
索引号: 11341622003178605E/202210-00044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蒙城县公安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以案释法案例---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0-05 发布日期: 2022-10-28
索引号: 11341622003178605E/202210-00044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蒙城县公安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以案释法案例---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0-05
发布日期: 2022-10-28
以案释法案例---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发布时间:2022-10-28 08:59 信息来源:蒙城县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以案释法案例文档格式)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类型:刑事案件                              

案例报送单位:蒙城县公安局                             

供稿:蒙城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  代永宝                    

检索主题词:安全标准食品、病死猪肉                              

二、案例正文采集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案情简介】

    202012月至20213月,某县曹某峰经营的杨某荣养殖场内饲养的生猪因病死亡,赵某友与曹某峰联系,曹某峰将养猪场内的病死猪报完保险后扔到养猪场化粪池旁边,电话联系赵某友,由赵某友到养殖场将病死猪拉回家进行加工处理并联系猪肉产品经营商何某响,夜晚赵某友开车将加工处理后的病死猪肉运输到某县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低于市场价卖给何某响,何某响明知赵某友卖给其的猪肉为病死猪肉未经过检验检疫仍以每斤市场价对外销售,何某响每次将病死猪肉销售后将病死猪肉的钱微信转账给赵某友,赵某友按每头病死猪100200元不等的价钱将购买病死猪的钱微信转账给曹某峰,曹某峰明知赵某友将病死猪拉回家进行加工销售,在养猪场每天出现病死猪时,仍多次主动联系赵某友到其养殖场拉病死猪。 

【调查与处理】

    何某响、赵某友、曹某峰等人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一案,由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48日移送至某县公安局。某县公安局经过审查,于2021410日立案进行侦查。现犯罪嫌疑人均以到案,何某响于2021514日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赵某友于2021419日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曹某峰于2021514日被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经某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某县公安局于2021526日对何某响、赵某友、曹某峰执行逮捕,现三人羁押在某县看守所。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法律分析】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物性疾患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立案标准:一、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食品含有严重超出标准限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二)属于病死、死因不明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兽、水产动物及其肉类、肉类制品的;(三)属于国家为防控疾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食品的;(四)婴幼儿食品中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五)其他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严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                                                    

    二、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超限量或者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应予立案追诉。                                                     

    三、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超限量或者超范围滥用添加剂、农药、兽药等,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应予立案追诉。                                     

    构成要件:一、主体。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构成本罪。同时,单位亦可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                                                     

    二、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生产、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而仍故意予以生产、销售,但不包括直接故意。行为人对可能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若行为人直接追求食物中毒等严重后果的发生,显然将构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本罪中的“明知”既包括已经知道,也包括应当知道,若应当知道而仍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应构成本罪。                                           

    三、客体。本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即国家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                           

食品是人们最常用的生活必需品,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与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国家为了保证食品生产和经营符合卫生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详细规定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卫生标准。一切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的行为,都是对国家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违犯,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其中,“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原料和成品,以及按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食品卫生标准”是指食品卫生法对生产、经营食品的总体要求和生产、销售某一类食品所必须达到的卫生指标,一般指食品中含菌类、杂质或污染物质的最高容许量。专供婴幼儿食用的主、辅食品,还必须符合特定的营养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或者批准颁发。地方卫生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或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以在产品质量标准中列入卫生指标。凡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就是合格产品,凡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就有可能构成本罪。根据《食品卫生法》第9条规定,下列食品属于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兽、畜、水产品及其制品;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掺杂、使假、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超过保质期限的;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残留的农药的;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本罪是危险犯。凡是生产、销售了上述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就违反了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即可构成本罪。这就是说,本罪为结果犯,即要以严重后果为构成要件。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即使生产、销售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也不构成本罪、但不排除可以构成他罪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所谓严重后果,是指造成了严重的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的结果。其中,食物中毒,是指细菌性、化学性、真菌性和有毒动植物等所引的爆发性中毒,常常表现为头晕、呕吐、恶心等;严重食物中毒,则是指造成相当数量的人中毒或因中毒而致人发生了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至于食源性疾患,是指以食物为感染源而导致的疾病,即因食用不卫生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如肝炎、肠炎、疟疾甚至鼠疫等。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如不能构成其罪,但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则应依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量刑。如果构成其罪,即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销售金额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属于法条竞合,应根据该条规定的“重法优于轻法”的处罚原则,择取处刑较重的罪定罪处罚。                                        

【典型意义】

    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难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打击销售病死猪,需要从产销各环节加大病死猪流入市场的打击力度。                                 

    近年来,死猪肉、假羊肉,一桩桩食品安全事件让民众胆寒。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三令五申、各种制度层出不穷,消费者小心谨慎。即便如此,由于法律惩戒力度有待提高,各类食品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出现。                     

    就目前的法律标准来看,根据食品安全法,判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违法涉案金额达5万元,二是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病死猪一头才二三百元,要达到5万元的案值,这得查获多少头病死猪啊。因此,面对病死猪等食品安全事件,要让法律更具操作性,必须在健全法网上下功夫。然而,当前的制售病死猪肉案件,大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论处。除非数额特别巨大的案件,一般刑罚较轻。一些犯罪分子服完刑重操旧业,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不怕轻刑、不怕轻罚”,屡犯不止,甚至“边罚边犯”。法律惩戒标准过低,可以说是造成病死猪流向餐桌的根本原因。面对“病死猪”事件,如果不从严量刑,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恐怕难以有效震慑不法分子。                                                       

    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难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打击销售病死猪,不仅需要从产销各环节加大病死猪流入市场的打击力度,更需要借助完善法律编织一张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法网。唯有动真格、出重拳,切实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实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