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622MB1855318D/202310-0003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2023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10 发布日期: 2023-10-10
索引号: 11341622MB1855318D/202310-0003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2023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10
发布日期: 2023-10-10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2023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3-10-10 15:56 信息来源: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持续优化网格。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组网格管理的通知》,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组网格员,截至9月底,精准配置村组网格员2996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二是强化数据分析。建立县直部门和镇村联动的“双排查、双反馈、双上报”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2023年以来开展数据比对9次,核查处置预警信息22956条,落实低保、残疾证等帮扶措施1679个。三是开展常态排查。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定期开展走访联系,宣传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及时掌握重点农户家庭变化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应纳尽纳。组织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3102个。今年以来,全县新识别监测对象182户693人。四是落实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做好兜底保障。2023年为25997户脱贫户和1827户监测对象分别制定帮扶措施21.45万条、1.78万条。

(二)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和项目实施。聚焦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开工、工程推进和资金支出四个重点环节,组织开展衔接资金项目实施集中攻坚行动。2023年各级预算安排我县衔接资金39491万元(中央资金7240万元、省级资金5790万元、市级资金10861万元、县级资金15600万元),已全部批复到5类34项136个具体项目。截至9月底,批复实施的136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衔接资金支出30501.89万元、支出率77.24%,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分别支出5787.76万元、5035.44万元,支出率分别为79.94%、86.97%,均高于省要求的指标。二是培育提升产业。对标乡村振兴布局产业项目,加大各级财政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力度,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2023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类项目2.516亿元、占比63.72%,其中中央、省级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占比分别为87.57%、78.93%,均超过省里不低于60%的指标要求。深化“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重点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资金需求,建设产业帮扶园区94个,带动脱贫户6085户,发展自种自养验收达标户14918户,发放奖补资金3557.7万元。三是抓好稳岗就业。多渠道拓展就业,组织开展省际和省内劳务协作,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情况实行“月监测、月汇总、月分析”,实现就业规模稳中有增。截至9月底,兑现跨省就业交通补助12514人375.42万元,全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451个,其中镇村使用光伏收益开发岗位3450个,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现务工就业32518人,占目标任务数(30362人)的107.1%,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四是发挥项目资产效益。抓住小额信贷全额贴息政策机遇,2023年1—9月份累计向2349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放小额信贷8201.41万元,同比增长82.8%;全县小额贷款余额3271户12604.89万元,户贷率11.78%。五是强化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开展“星级光伏帮扶电站”创建,规范收益分配。2023年1-9月份累计发电7753.3222万度,等效利用小时数1015.69小时,发电收益7598.26万元。2022年,蒙城县村级光伏电站发电能力位居全省第一。

(三)对标对表全面完成各类问题整改。一是扎实推进国家及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对标对表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梳理排查认领3类8项20个问题,制定51条整改措施,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时限“四清单”,印发整改工作方案,明确10家整改责任单位。截至7月31日,我县《整改方案》中20个问题,17个乡镇(街道)认领的247个问题,排查到户个案问题3563个,均已完成整改。二是持续开展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9月5日下午、9月6日上午县政府副县长李彬分别召开乡镇(街道)工作站长及10家承担整改任务的县直部门分管负责人会议。县乡村振兴局抽调人员对乐土镇邵楼、立仓镇杨庄等10个村开展业务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三是一体推进各级暗访等其他问题整改。以省市暗访反馈问题为重点,坚持点面结合、举一反三,深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不足。2023年以来,市暗访反馈问题8次,反馈问题80个,截至9月底全部整改完毕。

二、亮点工作

2022年度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为优秀等次且位居持续攻坚区第二名,连续三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获得的等次,先后获得2022年度安徽省乡村振兴系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巩固工作突出县等荣誉称号。2022年,蒙城县村级光伏电站发电能力位居全省第一。

(一)构建“政府+企业”管理架构,建管并重,规范运维管理。全县成立了3个光伏电站运维专业队伍,安排10名运维人员、3辆运维专用车开展24小时不间断技术运维;全县366座光伏电站设置了360名光伏电站管护员负责定期巡查、清理杂草、清除灰尘等工作。县鲲鹏新能源公司、县信义运维公司使用信息化手段监测电站是否正常运行,确保故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截至9月底,运维公司已累计巡查2823次,累计排除光伏电站各类问题385余个,其中安全隐患问题76个,涉及光伏板灰尘堆积、电站围网破损、站内杂草堆积等问题,保证了全县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

(二)建立“光伏+板下经济”发展模式,拓宽产业收益链条。依托光伏产业,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土地、物产等资源优势,不断开发复合型经营模式,培育脱贫群众“造血”能力。按照“板下无闲置,种养增收益”的思路,充分利用板下土地资源,实施“因地制宜、一站一品”行动,发展板下经济,增加村集体和脱贫户、监测对象户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县366座光伏电站2632.505亩土地,其中可开发光伏电站362座1200亩土地。已开展综合利用362座1068.14亩,利用率分别为100%和89%,每年可创产值60.114万元,真正把光伏扶贫工程打造成带贫减贫、增收富民,巩固提升、助推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

(三)搭建“光伏+就业”连心桥,科学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坚持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员、岗需互选”的原则,持续调整优化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实现村集体和脱贫人口“双赢”。村级方面,行政村通过增加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有效解决了村级公共事务中无人可用、无资金支付等难题。公益性岗位在推进防溺水、美丽乡村建设、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村级公共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脱贫人口方面,公益性岗位给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且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了家庭收入。截至9月底,镇村使用光伏收益开发岗位3450个,务工者每月增收600-1000元不等。

三、存在问题

(一)监测帮扶方面。一是个别网格员业务能力有欠缺。对衔接政策理解不透,业务不精通、工作不深入,对网格内农户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个别村级网格员能力有待提升。二是稳定增收有困难。个别家庭主要劳动力劳动能力减弱,就业渠道狭窄,特别是年龄偏大的独居老人无法从事生产经营或务工,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低保兜底和子女赡养,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基层基础工作有短板。通过入户走访、查阅台账资料发现,个别村工作不细致,村级台账资料更新不及时,少数外出务工人员信息不准确。

(二)小额信贷方面。脱贫户内生动力不足,贷款积极性不高。部分脱贫户以不知道“怎么用”“怕还不上”等为由不愿贷款。部分脱贫户由于缺乏技术、缺乏经验,“无思路、无技术、无意愿”较突出,自身发展动力不强。

(三)帮扶电站方面。一是由于光伏科技的发展,光伏电站组件更新换代较快,原安装运行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已经不再生产,今后光伏组件损毁后无法更换相匹配的组件型号,影响光伏电站正常运行。二是随着光伏电站运行时间的增加,光伏电站发电效率逐年衰减,随着免费运维期限结束,市场化技术运维企业和人员的缺乏,后期运维成本提高。

(四)问题整改方面。一是2022年度考核评估反馈问题认领有偏差。二是市县暗访指导反馈问题整改有反弹。三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清零难度较大。

四、下步打算

(一)聚焦聚力抓成果巩固。一是拓展监测渠道。每月进行疑点数据信息筛查,加强网格员管理和业务培训,做实做细入户走访排查工作。用好“安徽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小程序及时核实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实行低保和监测对象识别联审,多渠道掌握农户返贫风险信息,做到不漏一户一人。二是推进分类帮扶。落实分类帮扶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精准分类。优化帮扶措施,推行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一户一码”,加强“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梳理审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三是抓好风险防范化解。围绕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及时解决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变量问题,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动态清零。

(二)多措并举促增收致富。一是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把更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强化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二是强化稳岗就业。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及时兑现跨省务工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脱贫人口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举措,千方百计稳住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规模。常态化开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现状抽查摸排,及时动态调整就业信息,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加强项目库建设,推深做实项目论证,切实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实行“周统计、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优化项目实施流程,全力加快项目实施,确保资金支出达到序时进度。加强衔接资金项目抽查、核查、检查,把衔接资金真正管好用好,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统筹推进塑乡村风貌。一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加快补齐乡村水电路和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组织实施好衔接资金支持开展的村庄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二是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动,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户内环境整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三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强化党建引领,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逐步推动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