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 项目实施
索引号: 11341622MB1855318D/202310-00027 组配分类: 项目实施
发布机构: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蒙城:蔬菜“出圈”记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23 发布日期: 2023-10-23
索引号: 11341622MB1855318D/202310-00027
组配分类: 项目实施
发布机构: 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蒙城:蔬菜“出圈”记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0-23
发布日期: 2023-10-23
蒙城:蔬菜“出圈”记
发布时间:2023-10-23 11:25 信息来源:蒙城县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蒙城县40年深耕蔬菜产业,逐步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

蔬菜“出圈”记

△日前,蒙城县兴农绿港的工人在管理无土栽培的叶类蔬菜。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

△近日,蒙城县兴农绿巨人蔬菜基地,农民正在采摘彩椒。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

寒露过后,天气渐凉,正是皖北农民收获西蓝花的好时机。

从种子撒播到育苗移栽,从人力打药、施肥、浇水到水肥灌溉一体化,从拉架车、骑三轮去市场吆喝到订单收购、地头装车销往沪苏浙,从传统种植到数字化新农业……10月10日,说起40年蔬菜产业的变化,种了一辈子菜的蒙城县庄周办事处马店社区党委书记崔振友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你看‘兴农绿港’里面的种植技术,把农田搬进了工厂,过去想都不敢想。”

1

“马店包菜,驰名中外”

——观念“出圈”,村民探索蔬菜种植经营模式

蒙城蔬菜的发展,要从县城东郊的马店说起。

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包干”,让青年崔振友干劲十足。“那是自己种的田,就像第一次有孩子,稀罕。”崔振友说,村里有人种起了蔬菜,他也学着种。

“马店发展蔬菜有先天优势。省农科院土肥所在马店有一个试验站,围绕砂姜黑土开展培肥改良试验,也指导农民种菜。”安徽园艺学会专家、蒙城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马连军说。

1984年,马店人第一次尝到了果蔬种植的甜头。彼时,在试验站科研人员的指导下,马店几位农民试种的10多亩新澄西瓜,亩均纯收入400多元,比原先“一麦一豆”全年收入还高出100多元。第二年,全村大半群众种起了西瓜。

“种西瓜不能重茬,但因为效益好,群众不管这个,重茬种。到了第三年,很多西瓜地出现了病害,治理难度大、成本高,群众就自发地转型了。”马连军说。

马店人第一次大规模种植包菜,出现在1987年。

“当时一斤包菜不到一毛钱,一斤小麦是三毛钱,但包菜亩均产五六千斤,小麦亩均产才600多斤。一亩园顶三亩田。”崔振友说,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以马店蔬菜为代表的蒙城蔬菜开始走向外地市场,远销南京、上海等地,“这给当年的种植户带来了新挑战。”

“我们村当时算富裕的,村民买大杠自行车的多,但不能靠自行车运输吧,外地销货只能靠路边‘拦车带货’。”崔振山回忆道,为了卖菜,村民们骑上自行车往阜阳和亳州方向,带着“带货南京”的牌子,沿路拦车。

52岁的崔振山是崔振友的堂弟,如今是蒙城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也是当年“拦车带货”队伍的一员。

“当时我不到20岁,我哥去亳州拦,我就去阜阳方向拦,拦车谈好价后,把菜装进麻袋拉到南京卖,那个累啊!回来时连空麻袋都背不动。”崔振山说,那时候本地市场便宜,去外地卖菜挣钱多,吃点苦无所谓。

就这样,马店的蔬菜大户们靠路边“拦车带货”,积累了第一桶金。到1990年前后,马店人均年收入达4500元,高出周边地区一倍多,在皖北首屈一指。

人越跑越精明,蔬菜越卖越远,村民腰包越来越鼓,加之道路交通管理越来越严,马店村的蔬菜种植户开始租车搞蔬菜外运,蔬菜经纪人应运而生。

“当蔬菜经纪人,要能吃苦,还要有人脉,各地市场都有朋友,一个电话就能了解当地的蔬菜行情,就能用这些信息赚到钱。”崔振山说。

“当时马店出现一帮蔬菜经纪人,勤劳、肯干、懂市场,超过50人,一到收获季,先卖自己家的菜,然后开始收别人的菜,往其合作的厂里送。”马连军说。

经纪人越走越远,马店蔬菜的名头越来越响,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

“当时以马店为核心带动周边乡镇一起搞蔬菜种植,号称‘万亩包菜’,是皖北最大规模的蔬菜种植区,‘马店包菜,驰名中外’就此叫响。”马连军说,当时他刚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到蒙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此印象深刻,“以马店包菜为基础,上世纪末,蒙城县还成功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示范基地,通过了绿色食品验证。”

1994年,靠种菜富裕起来的村民,以人均400元筹款建起了全县第一座村部大楼。“虽然只有两层,但那时的皖北村部,不少都还是土房子。”崔振山说,马店蔬菜还被江苏省兴化市一家企业看好,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生产脱水包菜,用于方便面的蔬菜包。马店蔬菜产业链悄然延长。

就在马店人想靠着种包菜“更上一层楼”时,却发现“高光”不再。

“行情变化太快,贵的时候每斤能卖五六毛,便宜的时候7分钱一斤都没人要。”马连军说,包菜味甜、叶子滑溜,很多消费者并不喜欢,另外兴化的合作企业出口行情不稳定,企业出口紧缩的时候,马店包菜滞销严重,很多都烂在地里,村民损失很大。

“搞种植没有市场不行。我们吸取教训,开始组织经纪人跑市场,找合作企业。”崔振友说。

2002年,马店与合肥一家企业合建了蔬菜加工厂,生产方便面蔬菜包。另外通过合作伙伴的平台,马店做烘干包菜,以25公斤一袋的规格出口俄罗斯,走向国际市场。

“最高峰的时候,村里一天走30到50车蔬菜,每车重15到20吨,三成走市场,七成进加工厂。苏、浙、鲁、皖4省的蔬菜销售原材料基本上都是马店提供。”崔振友自豪地说,到2003年,马店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我们还集资建了马店小学,没让政府掏一分钱。”

2

种什么要跟着市场走

——市场“出圈”,调整种植比例寻求订单生产

新世纪开始,在和山东客商的密切联系中,马店蔬菜经纪人敏锐地发现了新商机。

“马店人到山东销售包菜,发现当地给韩国供应一种黄心大白菜,效益很好。详细了解后发现,我们的地理位置和土壤也适合种,就想办法引进来试种。”崔振友介绍。

黄心大白菜是加工韩国泡菜的重要原料,加工企业需求量很大。其产量高,一棵白菜正常重5公斤以上,每亩产4000公斤到5000公斤。“能卖2毛钱一斤就可以种,一亩地卖1000多块钱。”马连军说,2000年,他调到蒙城县“菜篮子办”工作时,全县包菜种植面积萎缩,黄心大白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不光我们村种,双涧、王集、乐土等乡镇都种起了黄心大白菜。”崔振友说,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市场很大,忘了之前因无序扩张导致产品滞销的教训。

“黄心大白菜受国际行情的影响较大,加上它投入成本低,技术也不难,全国各地种植面积大,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一落千丈。”马连军说。

市场行情的巨大落差,再次挫伤了马店人,很多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加上连年种菜,土壤病虫害多,防治成本大;县城东扩,能种的土地越来越少,马店蔬菜种植能手纷纷出走,到其他乡镇流转土地单独种植,或与当地种植大户合作种植,也把种植经验带到了其他乡镇。

崔振山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他承包了双涧镇老集村57亩荒废地。“每亩400元,一次付三年,加上疏沟、修路、整地的钱,花了近7万元。”崔振山说。

在浙江开车贩菜时,看到种西瓜赚钱,崔振山第一年也种了西瓜。“当时没掌握好嫁接技术,西瓜个头很大,但只结了一茬,没赚到钱。”崔振山说。

第二年,崔振山又到浙江学习,按照人家的技术指导种植大棚西瓜。“学怎么育苗,怎么种,什么季节打什么药等,当时种的是8424西瓜,批发价每斤1.3元,是普通西瓜的三倍。”崔振山说,那一年他的西瓜收了5茬,从5月1日卖到10月1日,赚了30万元。

“8424西瓜,来源于1984年编号为24号的新疆农科院选育的西瓜品种。这个品种的引进属于结构调整的产物,现在依然畅销,蒙城县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马连军介绍。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

“结构不调整,等于没睡醒。”马连军说,那时候最流行的词就是“结构调整”,各级干部天天想着这件事,也反映了一个道理——穷则思变。

“那时候还种了双孢菇,全县高峰期种植面积有2600亩,一直持续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马连军说,双孢菇种植成本高,一亩地投入近4000元,但收益也很高,产品能卖到12000多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蒙城县合作的江苏一家食品出口公司倒闭,双孢菇没了销路,产业渐渐萎缩。

拓市场就是保效益。“2006年前后,县里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当时提出不仅要抓产品,更要抓销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去种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马连军介绍,蒙城县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农产品营销协会,把蔬菜种植人、经纪人和蔬菜销售人联合起来,互通信息,抱团发展。

3

要盯紧种植的各个环节

——品质“出圈”,标准化种植模式保障农产品质量

9月10日,在双涧镇王湾村崔振山家庭农场,在水肥药一体化喷灌系统作用下,刚种的近300亩白菜秧苗呈现一片生机。

“2021年,种600亩大白菜赚了200多万元;去年扩大到1300亩,结果亏了150万元;今年不敢种太多,还是600亩,已经被两个厂家预定了,有订单才有保障。”崔振山前几天去了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的白菜主产区考察,长期合作的收购商和厂家预定了他的600亩白菜,保底价每亩2000元。

蔬菜不愁卖,源自产品质量可靠,而产品质量要靠规范管理。

“栽种,过去都是挖个坑,直接扔种子进去,现在要按照技术指导,先育苗后移栽,确保秧苗长势好,成品个头均匀美观。”崔振山介绍,过去打药、施肥、浇水都是人工,药物配比不科学、大水漫灌毁秧苗,现在科学调配好水肥药比例,一开阀门,就能均匀喷灌,避免农残超标。

在许疃镇吴刘社区蔬菜种植基地,错位栽种的西蓝花根部用一条滴灌带相连,打开阀门,水肥药通过这条滴灌带进行精准滴灌。

“滴灌带都是定制的,材料成本每亩地150元。”安徽省贵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三化介绍,企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种植蔬菜680余亩,年产值130万元,带动100余人就业。

位于坛城镇李圩村的陈友继家庭农场,种植设施蔬菜110亩、露地蔬菜390亩,是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十佳”示范基地。9月11日下午,浑身泥土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友继正带领工人栽种大白菜,每垄白菜也都有一根滴灌带,用于水肥药的精准滴灌。

“投入成本低,但同样可以达到节水、控制农残的目的。”陈友继告诉记者,该农场全面执行“六统一”标准化种植模式,目前已有白菜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冬瓜、辣椒、菜豆、菜花、豆角、包菜等6种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销售蔬菜600多吨、收益100多万元。

陈友继提到的“六统一”,来自该县的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即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提供农资、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冷链配送。

“从2005年在蒙城发展蔬菜种植基地,到2012年注册成立公司,一直以出口为主,蔬菜种植非常规范。”精益诚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景利说。

有品质才能有市场。2019年9月,在精益诚公司的牵头下,蒙城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正式签约成为“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此后,该县成立蔬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全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绿色亳农”品牌,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长三角地区优质“菜篮子”。

4

“拿笔的手扒拉起泥土”

——人才“出圈”,更多新农人投身现代农业产业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于皖北地区农产品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板桥集镇双鹿村党委书记刘娟近来喜事不断,该村近3000亩春季西蓝花大获丰收,从4月一直收到6月,亩产超过1000公斤,批发价每公斤约5.6元,订单销售,收益可观。

7月,刘娟取得了高级农艺师资格证书,成了一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她说:“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解决选种、育苗、栽种、田管等环节的生产难题,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秋季西蓝花10月上市,两季西蓝花中间种毛豆,不仅增加收入,还能通过轮作修复土壤。”刘娟介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双鹿村在以西蓝花为主导的蔬菜产业发展上,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积极作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蒙城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养殖,让林下资源变成林荫宝地。

28岁的曹悦是安徽林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所学专业是艺术设计。自2020年底从上海返回老家王集乡杨沟村后,曾经“拿笔的手开始扒拉土”,搞起了林下食用菌种植。

“今年种了200亩羊肚菌、150亩赤松茸,它们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正常亩产800到1000斤,每亩收益2万元左右。”曹悦介绍,通过与宿州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林下种植有了技术支撑,大学生有了实习基地。

除了学习新的种植技术,曹悦正在用集装箱设计移动营地——一个包括办公室、直播间、休息室和展览室在内的研学基地,并拍摄“设计师种地”抖音号,实现视频平台销售,用“跨界的力量”成就自己的农业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蒙城县着力抓好人才培育工作,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像刘娟、曹悦这样的新农人,代表了蒙城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方向。”马连军介绍,蒙城县将着力做大蔬菜基地规模、做强蔬菜产品加工、做活蔬菜三产流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蔬菜“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建设,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上,推动蒙城蔬菜实力“出圈”。

蒙城县政府负责同志介绍,该县2022年蔬菜种植面积36.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7.48万亩,产量93.1万吨;农业加工品产值81.39亿元,其中销往长三角区域28.16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业加工品产值34.1亿元,其中销往长三角区域14.17亿元,分别同比上升15.1%和16.4%。

近日,记者来到崔振友所说的“兴农绿港”——位于马店社区的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这是蒙城县兴农公司联合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国内技术水平一流的农业产业园。

园内瓜果飘香、叶菜青翠,温度有监测、肥水全自动,作物采用立体种植、椰糠无土栽培,充满科技感。“除了育苗区和展示区,这里的每棵菜都有‘主人’。”该产业园负责人李柯燃说,他们每年培育商品苗约5000万株,生产各类蔬菜约7000吨,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全部实行订单种植。(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