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类】蒙城县在地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意见

为全力抓好秋粮生产夺取丰收,结合我县8~9月气象特点,特制定本预案。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在地作物生产实际和气象灾害发生风险,及时做好预案,抓好落实。
      一、防涝渍危害
      前期,我县出现高温干旱天气,7月中旬以来,强降雨、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造成局部灾害出现,且灾后伴有倒伏、渍害等隐性灾害,对在地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及时抢排降渍。在地作物怕涝渍,对未开沟或开沟质量不高的地块,要及时动员和组织农户进行清沟沥水,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降;对低洼易涝地块,及时疏通沟渠,预防雨后积水。对易受淹的地块,及时抢排积水,减少受淹时间。大水退后,及时清理“三沟”,降低土壤湿度,减少渍害,及时扶正倒伏的植株,泥浆重的植株要进行洗苗。
      (二)及时中耕补肥。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涝渍过后,视土壤墒情及作物长势,及时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保护根系;同时加强肥水管理,追肥要快、养分要全、数量要足。在地作物受淹后,根系一定程度受损,可采取根外喷肥的方式,结合防病治虫药剂和芸苔素等植物调节剂进行喷施,达到“一药多治”、“一喷多防”效果。
      (三)及时改种补种。对于受淹死苗或缺苗严重的地块,要及时做好改种、补种工作,最大程度弥补灾害损失。可改种鲜食玉米、早熟绿豆等杂粮或短季蔬菜。改种时注意安全播期,鲜食玉米和青贮用玉米安全播期下限在8月10日前后。
       二、防高温干旱
       当前,正是我县高温热害高发季节,高温热害常与干旱叠加,对夏玉米正常开花授粉和夏大豆开花结荚影响较大。要做好水源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在地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加强水分管理,调节田间小气候,缓冲高温影响。
      (一)科学调度用水。科学调度农田灌溉用水,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利工程蓄水;搞好机井水泵检修,修复废旧机井,保障在地作物抗旱应急用水;及早做好农田灌渠的清淤工作,改善引水条件、确保引水畅通。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统一调配,杜绝“抢水占水”等事件的发生。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科学用水,防止盲目漫灌,提倡微喷,移动式喷灌,旋转式灌溉等节水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二)及时灌溉。对处于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受旱的夏玉米,应适时采取沟灌、喷灌、滴管等措施,降低冠层温度,满足高温期间玉米蒸腾作用对水分的需求;对处于下针期的花生及花荚期的大豆,若中午叶片出现萎蔫现象,应在早晚时段及时浇水灌溉,根据前期施肥量和苗情长势,结合灌溉酌情追肥。
     (三)叶面喷雾。采取叶面喷水增湿,或喷施过磷酸铵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腐殖酸水溶肥的方式,增强玉米、大豆等作物的高温抗性,减轻高温热害影响。有条件的地方,高温热害期间应间歇喷灌,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
       三、防低温阴雨
      我县8-9月时有低温连阴雨天气发生,不利于玉米、大豆、花生等在地作物后期生长和收获。应做好降湿排渍,适时抢收,减少灾害损失。
     (一)清沟排渍。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应及时清沟沥水,保持三沟畅通,排渍降湿,减少玉米穗腐病和花生根腐,叶斑等病害的发生。
     (二)加强灾后管理。8~9月低温连阴雨天气会造成大豆花生落花落荚和迟发晚熟,应加强后期施肥管理,促进正常灌浆成熟。
     (三)及时抢收。根据作物成熟情况,抢晴天及时收获大豆,花生,防治落荚烂果;玉米成熟时若不适宜机械收获,应人工抢摘果穗,剥去苞叶加速脱水晾干。

                                                                                                                                            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